
择一隅清幽,度一世春秋。
现代人沾养万物灵气,城市中寻自然而生,隐自然而归。凡达利团队携手澳大利亚著名艺术家安德鲁·罗杰斯(Andrew Rogers),为“融信万科古翠隐秀”倾力打造了一件名为“静谧之舞”的作品,不仅是罗杰斯在中国落地的首件雕塑作品,也是为融信万科庆隆豪宅社区量身定做的全新作品。
“古翠隐秀”是千亿融信与杭州万科联手为“城市隐领者”倾情筑造的豪华隐逸居所。崇尚静谧美学的国际顶尖建筑设计事务所SCDA作为特邀设计顾问,由静谧大师曾仕乾亲自操手,以隐谧时尚的设计手法特别定制了这座华贵之城。

“静谧之舞”结合对“翠”“隐”合一的独特解读,汲养万物灵光,以芭蕾舞蹈雕塑的形态,以动衬静,在空间中营造出舒适隐逸的居所氛围。它在寂静无声的舞动中,引导观众探索生命和万物之间的深邃意境和内在律动。

01
安德鲁·罗杰斯
前卫又返璞归真的艺术探索

艺术家罗杰斯出生并生活在澳大利亚,是一位享有国际盛名的当代杰出雕塑家,作品被众多澳洲、美洲和欧洲的私人及公共艺术机构所收藏。他的作品遍布全球各地,并多次亮相国际重量级艺术大展,曾参与2018年澳大利亚海边雕塑展、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个展等重要项目,作品“Embrace”于同年获得Wynne Price。
.1571024874372.jpg)
罗杰斯也是大地艺术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大地艺术作品横跨7大洲的14个国家,并于全球完成了57件长达数公里的艺术作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雕塑链艺术。

他的大地艺术系列作品项目——“生命的韵律”(Rhythms of Life)始于2006年,并逐渐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坐标,形成一系列石雕艺术链亦或是人类链条,让作品更直观地向外部传达人类个体、群体和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及相互影射的关系。
罗杰斯深入当地历史和文化,借用返璞归真的艺术语言为不同背景及时代的人们搭建一条无形“链索”,延伸了作品的人文关怀度。

罗杰斯与中国的首次结缘,是2006年“生命的韵律”这一系列作品“落户”中国嘉峪关之际。他在嘉峪关第一墩南侧山体上总共创作了3件作品,并由数千名中国解放军战士联合制作完成,成为当时长城终点处独特的当代人文景观。


“我相信历史和文化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不断更新前进的世界,但人性却不是这样的。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价值对如今的我们来说更有价值。”*
02
以公共艺术唤醒秘境美学
罗杰斯的公共艺术探索在艺术语言的传达上逐渐转向一种螺旋流体式的雕塑形态,进而表现人类自我观念和群体意识的成辅关系。

在他的众多公共艺术和雕塑作品中,“We Are”系列成为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亮点之一。“We Are”指向个体世界与群体世界的复合联系,是一种内部有机脉络和外部共振波动且相互影响的关系,就像一首精妙绝伦的复调奏乐,外部环境“永动机”将不断影响并深化人类的思维方式与感官体验。

与“We Are”形成呼应,“I Am”系列作品则更偏向于个体的独立性探求,其中展于堪培拉机场内的一件最为著名。“I Am”作品外表看似相同,却又迥然不同、各俱风格,蕴含着人类个体思想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
!I Am, Australian National Airport, Canberra, 2012](https://vantaly.oss-cn-beijing.aliyuncs.com/news/Vantaly%20%C3%97%20Andrew%20Rogers/I-Am_GKH4774.1571024915664.jpg "")
03
共舞静谧之舞
生命终究从喧哗冗杂中回归真我,罗杰斯在他的作品实践中不断探寻这般禅释与蕴意,以及生命和宇宙共鸣的韵律。
“静谧之舞”的呈现将个体生命与群体世界的联动性再次瓦解并重塑;同时,带着对生命的期许和向往,寓意人们回归本真,回归到本我放松的舒洁愉悦之感。

“静谧之舞”在天光云影中更显灵动与轻柔。它轻步曼舞如风,妙态绝伦地在阳光下飞舞。春夏之际,它如影随形,舞姿倒映于水中,变幻百态;秋冬临近,它便起舞于落叶与雪绒之间,听风雪缠绵,望尽宇宙奥秘。
